17c
添加时间:从套户比看,2017年有90个城市的套户比小于1,占比26.7%;有157个城市的套户比介于1.0-1.1之间,占比46.6%;有72个城市的套户比介于1.1-1.2之间,占比21.4%;有18个城市的套户比高于1.2,占比5.3%。分线看,当前一线、二线、三四线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25.9、32.0、33.5平方米,套户比分别为0.97、1.02、1.06,一二线城市住房供给偏紧。从包括学生及其宿舍的人均住房面积看,2010年一线、二线、三四线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22.9、26.8、28.5平方米,到2017年分别增至25.9、32.0、33.5平方米,分别增长13.3%、19.4%、17.7%。从包括学生及其宿舍的城镇住房套户比看,2010年一线、二线、三四线城市套户比分别为0.92、0.93、0.96,到2017年分别增至0.97、1.02、1.06。
另一方面,中国家庭户规模小型化趋势明显,也将导致更多的住房和更大的人均住房面积需求。因生育率下滑、晚婚、不婚率和离婚率提高、寿命延长、人口流动等因素,家庭规模小型化是世界各国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。比如,1960-2015年,日本一人户、二人户家庭比例分别从5.3%、12.7%增至34.5%、27.9%。当前日本、美国、韩国家庭户均规模分别降至2.33、2.54、2.73人。中国家庭户均规模从1982年的4.41迅速降至2010年的3.09;其中,2010年城镇家庭户均规模为2.85人。2015年小普查可能存在抽样偏差,全国和城镇家庭户均规模分别为3.10、2.93人,较2010年反而有所上升。从一人户、二人户比例看,中国2010年仅分别为16.5%、26.5%,总体相当于日本1990年代至21世纪初水平。
3.1 省级:东北三省套户比平均1.17,京津渝粤4省套户比低于1.0当前全国近60%的城镇住宅存量集中在山东、江苏、广东、河南等10个省。分地区看,2017年东部、中部、西部、东北地区城镇住房存量分别占全国的42.6%、26.5%、23.5%、7.4%,而对应的城镇常住人口比例分别为43.6%、24.4%、23.8%、8.2%。分省看,2017年山东、江苏城镇住房存量超过20亿平,广东、河南在17-20亿平,浙江、四川、湖南等6个省份在10-15亿平之间,其他省份则不足10亿平,海南、宁夏、青海、西藏等4省更是不到2亿平。
考虑到集体宿舍与一般住宅存在显著区别,但公开层面只能找到学生宿舍面积,并且工作单位的集体宿舍还可能存在一人间和夫妻间,因此我们还单独计算了不含学生及其宿舍的城镇住房存量、人均住房面积、和套户比等指标。其中主要有三点需要说明:一是假设城镇集体户人均住房面积为家庭户的35%。根据人口普查规定,初中、小学的住校学生,幼儿园全托孩子,一律视为在家中居住,作为其家庭的现有人口;高中住校生按其实际居住情况登记,作为学校的现有人口。我们基于集体户定义、家庭户居住情况和教育部统计的城镇学生宿舍面积,估算城镇集体户与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例应在27%-45%之间,并依据唯一公开的宁波鄞州区集体户住房数据样本假设全国平均为35%,由此测算全国城镇集体户住房面积。我们发现,即使35%的比例有偏,对全国城镇住房存量的影响最多只有2亿平,对结果影响很小。
中国住房过剩还是短缺?原创: 任泽平微信公号:泽平宏观文: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熊柴 白学松实习生姜文镪、范苗苗等对本文有贡献导读中国城镇有多少住房,是供给不足、供需平衡、还是供给过剩?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不仅关系到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如何发展,也关系到住房政策应如何调整。
据介绍,“企业画像”一期达到了六大目标:一、让智能监管“有据可依”;二、让公司情况“一目了然”;三、让公司背景“心中有数”;四、让关联关系“无所遁形”;五、让信息检索“得心应手”;六、让监管应用“驾轻就熟”。喻华丽透露,深交所将一如既往地拥抱金融科技创新,在完善“企业画像”一期功能的基础上,继续规划开发二期、三期功能,不断扩充外部数据接入范围,完善算法和关系数据库,强化大数据运算、机器学习和语义分析等智能功能,不断探索提升科技监管水平,进一步提高违法违规线索发现能力,有效防范市场风险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。